Roy Porter, Enlightenment: Britai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



這本書的書名為《Enlightenment: Britai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從書名中可以看到他要討論的兩大範疇。首先,是現代世界的形成,也就是對現代性的追尋;其次,是要從整個大不列顛的角度來看,整個大不列顛從十七世紀末一直到十八世紀末之間,所發展出的思潮對整個現代世界的影響。
本書除了序言外共分成二十一章,各章的標題已經告訴我們作者想要討論的事物。第一章是「一個盲點」 (A Blind Spot),作者主要在申論對於許多學者對大不列顛的啟蒙運動漫不在乎態度的不滿,並提出反證。這樣的刻意忽略在作者看來是學術界的一大盲點。第二章的標題是「意識形態的生成」(The Birth of an Ideology),意識形態的存在也是現代世界的一個特點,筆者以大不列顛作為起點來探討在英國境內意識形態的生成。第三章的標題是「掃除廢話」(Clearing away the Rubbish),強調從理性出發,將所有的不合時宜的想法逐出學術。第四章的標題是「印刷文化」,本章是在討論印刷技術的流行對於書本的傳播和知識的流傳所造成的影響。第五章是「宗教的理性化」,換言之就是談到啟蒙著名的產物「自然神論」的產生,也談到對中古時期所流行的迷信的破除。第六章是「科學的文化」,本章論及十六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對方法論的影響,而這影響也被十七世紀末以來的思想家所承繼,而促成了經驗論的大行其道,這樣的方法論和認識論不僅是為十七世紀末以來的英國思想家所繼承,也深深的影響了法國的啟蒙哲士。第七章的標題為「剖析人性」(Anatomizing Human Nature),論及以休謨(David Hume)為首的英國的啟蒙思想家對人性的認識,休謨所寫的《人性論》、《人類理解研究》是啟蒙時代思想家對人性的探討的代表作。第八章的標題是「政治科學」(the Science of Politics),旨在探討英國的啟蒙思想家所提出的政治理論,當時所提出的許多觀點都是塑造現代世界的重要因素。例如立憲政體、社會契約論、分權制衡等。第九章是「世俗化」(Secularizing),討論當時的社會是如何地開始世俗化而逐漸脫離宗教神學的規範。第十章是「現代化」(Modernizing),本章是談及此一時期在英國的變化如何使他們走上進步的道路,而開始現代化。
第十一章的標題是「幸福」(Happiness),探討在英國這一時期的人們心中對「幸福」的概念為何,對他們而言,什麼才是值得他們去追求的事。第十二章的標題為「從好感到感性」(From Good Sense to Sensibility),本章談到本時期文藝和建築上的發展。第十三章的標題為「自然」(Nature),論及此時期人們對自然的觀點和論點。第十四章的標題為「意志有性別嗎?」(Did the Mind Have a Sex?),討論女性在此一時期中所扮演的角色。第十五章的標題是「教育:萬靈藥?」(Education: A Panacea?),本章是論及此時啟蒙思想家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事實上,這些思想對今日的世界有著極大的影響。第十六章的標題為「庸俗」(The Vulgar),討論人們的生活、思想開始庸俗化的過程,而庸俗化也正是今日大眾文化的一大特徵。第十七章的標題為「對財富的追求」(The Pursuit of Wealth),討論以亞當斯密為首而開展開來的道德經濟學,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所產生的,並有何影響。第十八章是「改革」(Reform),這可以說是一個新思潮的重要指標,新思潮的出現所反映出來的就是「求變」的心,而往往所帶來的結果也是對當時的社會造成一些改變。第十九章是「進步」(Progress),討論的是英國啟蒙界的進步觀。第二十章的標題是「革命的年代:現代哲學」(The Revolutionary Era: ‘Modern Philosophy’),本章論及了英國啟蒙界對法國大革命的看法,可以說法國大革命是法國啟蒙思潮激化的結果,而當時的英國人是怎麼看這個事件呢?柏克(Edmond Burke)在《法國大革命的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一書中一反稍早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的觀點,他認為法國大革命是個不合理的舉動,他認為美國獨立革命是殖民地的人們在維護舊有的自由傳統,而法國本身就沒有立憲政體的傳統,他認為法國大革命是在將國家連根拔起,他反對如此激烈的改革,他認為應該要用漸進式的改革,這個觀點開啟了保守主義的先聲。
第二十一章,也是最後一章,是作者所作出的結論,標題是「持續的黑夜?」(Lasting Night?)。在結論這一章中,作者說「後現代主義至少帶來了一件好事──重新開啟了對現代性及其來源的追尋。」 之後作者又說了這樣一段話:
本書認為十八世紀對於現代式心智的塑造有著決定性的重要性,並宣稱不列顛的思想家在這過程中是十分出色的,事實上也是早熟的。來討論不列顛的啟蒙運動不只是合理的,不這樣做才是荒謬的。
作者又聲明他這本書無意指稱英國在產生一連串外人所無的觀念上是獨特的,或是首要的。而他認為英國啟蒙運動的「英國性」就在於兩方面:首先,他們成為一群不僅僅是會批判和破壞的人,而是會解釋、擁護和延伸擴充這些理念的人。另一方面,相較於典型的歐陸啟蒙運動而言,英國的啟蒙運動的特殊性也表現在他普遍瀰漫著一股個人主義的風格。 之後作者談到了現代意識形態的對立,他認為這種持續性的意識形態之爭正告訴了我們昔日啟蒙運動的理念確實深深地向下札了根。最後,作者認為英國啟蒙運動的精義在於對真理必定勝利的信心,在於勇於追求真理,認為真理必定能持久,而且無須懼怕挑戰,因為如果是真理,必定會屹立不搖。
這本書光是本文便洋洋灑灑寫了四百八十四頁,一百三十一頁的腳註,以及七十八頁的參考書目。令人深感作者學識之淵博,治學態度之嚴謹和用心。特別是這整本書雖然是十八世紀英國啟蒙運動史的專書,但內容包容萬象,一點都不「專」,然而立論明晰有深度,用字遣詞也不會過於艱澀。而這本書在內容上融合了社會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內容及方法,作者在學問上涉獵十分廣泛,是以才能有這樣的能力去寫出一本這樣的史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真理的史詩》譯後記

來參加美國史讀書會吧!閱讀篇:怎麼讀一本英文學術書

傑佛遜與莎莉海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