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史詩》譯後記



翻譯此書之際,我正如火如荼地完成我的博士論文。我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跟指導教授談到我正在翻譯這本書,說萊波爾的文筆很好,但就是因為她的文筆很好,讓翻譯變成很困難的一件事。教授回信說這個問題太有趣了,要我們下次見面時好好談一談。當然,在這個新冠肺炎在美國猖獗之際,所謂的「見面」是透過現代科技,由ZOOM抹去我們空間上的距離,也重新定義了時間。我們坐在各自的家裡,雖然我們住得其實不遠,不過十分鐘的車程,但我們連十分鐘都不用花。坐下,在已經開啟的電腦中點選預先準備好的超連結,然後就在一瞬間,我們就彼此打招呼了。有人說科技使人疏離,但科技也可以拉近人們的距離。在這段翻譯的時間中,我始終住在美國中西部的聖路易,而豐恩一開始住在東岸的麻州劍橋,後來搬回台灣,但科技讓我們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彼此聯繫,也可以跟編輯建智密切聯繫。透過網際網路跟電子郵件,我們可以即時地處理譯稿,溝通彼此的需要。科技,是這本書的主軸之一,萊波爾屢次提及科技的創新如何改變了空間與時間的意義,改變了溝通的方式,也扭轉了文化。巧合的是,這本譯作的誕生也再次證明了科技如何改變了溝通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

義大利史家克羅齊曾經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萊波爾寫這本書有她對當下這個時代的關懷。萊波爾要寫一個關乎她心中真理的故事,一個關於這個國家如何實踐獨立宣言中所宣示的真理的故事。在這個專業歷史學家的寫作不是越來越重視全球史或是跨地域的歷史,就是重視微觀的個人、社區,或是城市史的時候,她要寫一本「國史」,探索今日的美國是怎麼來的,檢視美國在歷史上如何實踐獨立宣言中的真理:政治平等、自然權利,以及人民主權。在她一篇刊載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的文章中,她說:「書寫國史會製造很多問題,但不寫國史會製造更多問題,而且是更為糟糕的問題。」[1]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萊波爾認為時候到了,應該要重新喚醒書寫國史的傳統,透過書寫一部美國這個國家的歷史,她要樹立自由的國家主義。

萊波爾說,她寫這本書時力求符合學術的水準,但這本書不是寫給學者讀的。正如在書中她曾經提到的,她希望這本書能成為給公民的讀本,讓美國人可以更了解美國歷史。任何一個學者要獨力完成這樣一本美國通史的著作都很不容易,因為在歷史學界,每個學者都各有專精的主題和時代。當年告訴一些親友我要出國讀美國歷史時,常常會聽到一種質疑:美國歷史這麼短,有什麼好讀的?但美國的歷史學界已經高度專業化,雖然在教學上每個歷史教授都會有需要教授通史課程的時候,但在教學上在自己的專業之外,往往需要吸取他人研究的成果。萊波爾雖然是美國著名的公共知識份子,常常替《紐約客》等雜誌撰寫各種主題的文章,但她本身的研究有限。所以當此書一出,也招致許多評論。這些評論者大多讚揚萊波爾的勇氣及學識,但也指出本書不足之處。

本書的一個不足之處,是萊波爾對美洲原住民的處理。克莉絲汀‧德露西亞(Christine DeLucia)是威廉斯學院的助理教授,她大學時曾經在哈佛大學修過萊波爾的課。她在《洛杉磯書評》上指出美洲原住民在萊波爾這本書中消失不見了。在提到安德魯‧傑克遜強迫印地安人遷移之後,印地安人基本上消失在萊波爾這本書中了。德露西亞認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事實上,美洲原住民在美國歷史上還一直持續扮演更多的角色,但是當萊波爾提到加州時,完全忽略了當時還住在加州的美洲原住民。她在提到美國帝國式的擴張時,也完全沒有提到吞併夏威夷一事,當時夏威夷也住著大群的原住民,有他們自己的國家跟政治制度,也完全一併被忽略了。以及後來在提到二十世紀爭取種族平等運動時,印地安人也完全消失在萊波爾的故事之中。她認為萊波爾的問題在於過於仰賴文字資料,而忽視了美洲原住民以非文字的方式留下的紀錄。[2]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教授瑪琳達‧羅沃瑞(Malinda Maynor Lowery)認同德露西亞的評論,並且認為對於今日的美國公民而言,他們也需要知道在歐洲人跟非洲人來到這塊土地之前,是誰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以什麼樣的方式生活,採取什麼政治制度。這樣才能思考萊波爾所說的「人們真的能夠藉由反思與選舉、理性與真理,而非由偶然與暴力、偏見與欺瞞,來治理一個政治社會嗎?」[3]

一本像這樣的通史當然不可能涵蓋所有美國歷史的內容,甚至要在這樣的篇幅中包含所有被認為是重要的課題都不可能。萊波爾也在一篇回覆文章中坦然接受這些攻擊。然而,這樣的評論也提醒了我們一個在讀這本書之前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萊波爾所描述的「這些真理」,是誰的真理?她想像中的美國通史的公民讀物應該包含哪些主題?這會影響她如何取捨將什麼內容和歷史事件放進來,又必須要放棄哪些事件。在這本書中,萊波爾曾經說她要寫一個美國起源的故事,但對我們來說,「美國起源」就是一個需要定義的題目。美國的起源是一四九二年、一六○七年、一六一九年,一六二○年,還是一七七六年呢?萊波爾的故事是從一四九二年開始講起,但這樣的設定本身也值得挑戰,並沒有能脫離白種人中心式的思考模式。哥倫布日多年以來一直是美國的一個紀念假日,但近年來有愈來越多人質疑紀念哥倫布的合理性。第一,他所謂的「發現新大陸」其實是一個歐洲中心論的視野,而忽視了在他的旅途以及其後他跟其他西班牙將領所率領的征服行動如何傷害了原本住在這裡的原住民。第二,哥倫布從未踏上過北美大陸,或是美國的土地。所以,哥倫布的故事跟美國這個國家其實缺乏連結,對很多人而言,哥倫布所象徵的意義反而是白人對於原住民的加壓,以及之後白人逐步佔領了美洲原住民原本的生活範圍。所以,萊波爾選擇從一四九二年開始是很值得挑戰和討論的。

除了一四九二年外,傳統上也有其他用來定義美國起源的年份。一六○七年是另一種美國起源神話的起始,這一年,英格蘭人抵達詹姆斯敦,正式開始了對美洲的殖民。如果要強調美國的起源是英國殖民地,那可以用這一年當作美國的起源。一六一九年是第一批非洲奴隸來到詹姆斯敦的這一年,在二○一九年時,《紐約時報》啟動了「一六一九計畫」,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討論奴隸制度以及種族主義在美國歷史上的影響。這計畫在美國歷史學界掀起了一場論戰。儘管奴隸對美國歷史的深刻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影響到什麼程度則是史家們爭論的重點。這個計劃試圖將美國的起源定義在一六一九年,以強調美國是個飽受種族問題影響的國家。一六二○年則是五月花號抵達普利茅斯的那一年。對那些相信美國的天命是要成為一個基督教國家的人來說,這是美國的開始,他們認為起源於這些追求宗教自由的清教徒。選擇從什麼時候開始描述美國的故事,其實就是在呈現他們對於美國的定義的立場。

儘管美國作為一個精神,或是作為一個地區,對於其起源有這麼多不同的爭論。然而,美國作為一個政治上的國家,其起源毫無疑問地是一七七六年。當一群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齊聚一堂,在大陸議會上表決通過動議,要與英國分離,並指派一個委員會來撰寫向世界各國宣告的宣言時,就宣示了一個新的政治國家的誕生。傑佛遜在這個宣言中所闡明的這些真理,雖然並沒有在當下完全實現,但對萊波爾而言,整個美國的歷史就是這些真理的實踐過程。這個過程並不是缺乏政治和社會權利的人急於將那些擁有權利的人拉下,而是主張要跟這些在社會中擁有特權的人擁有一樣的權利。萊波爾以她生動的文筆描述了形形色色的人如何在美國的歷史中主張他們生為人和公民的權利,要求擁有平等的權利,讓國家主權真正落在人民的身上,而這個「人民」的定義在這個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擴大。在撰寫這篇譯後記時,露絲.拜德.金斯伯格大法官過世了。萊波爾在本書中有非常簡略地提到金斯伯格大法官,以及她在美國歷史中的女權運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她所推動的女權運動正是獨立宣言中所主張權利的延伸。原本僅限於白種有財產男子的政治權利逐步向更多人開放,首先是取消財產的限制,之後經過一連串的對抗而擴大到非裔男子身上。而金斯伯格大法官以及其他人所主張的女權運動則是力求將這些政治權利擴及到女性上。

回到這篇譯後記一開始的故事,我的指導教授很想知道為什麼萊波爾的文筆很好會讓翻譯變得困難。我告訴她,因為英文的語法跟中文截然不同,許多在英文中很優美的句子,翻成中文都需要費盡心思才能保留韻味。在翻譯的過程中,我盡力保留了萊波爾敘事的語氣,因為萊波爾是頂尖的說故事高手。說故事,是這本《真理的史詩》的靈魂。這是一本美國歷史的史詩,不是一本美國歷史的百科全書,為了說一個前後連貫的故事,她有時必須省略一些細節,有時必須捨去另外的一些故事。希望讀者能夠藉由閱讀萊波爾心中這些追求真理的故事,可以對美國的歷史有更多的興趣,而去尋找更多的資料來滿足好奇心。萊波爾在回覆其他史家的評論時說:「歷史是一個探尋的形式。一本好的歷史書應該要激起疑問,歷史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失敗了。[4]」願這本書能夠激起你我更多的疑問,讓我們抱著我們的好奇心一起來探尋美國的歷史。



[1] 這篇文章刊在二○一九年三月四月號的《外交事務》,網址是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united-states/2019-02-05/new-americanism-nationalism-jill-lepore

[2] 這篇書評刊在二○一九年一月十日的《洛杉磯書評》上,網址連結為:https://lareviewofbooks.org/article/the-vanishing-indians-of-these-truths/

[3] 羅沃瑞的評論在二○一九年五月七日發表在《公共研討會》(Public Seminar)網站上,網址是:https://publicseminar.org/essays/are-indians-part-of-a-united-states-national-history/

[4] 萊波爾的回覆在二○一九年五月九日發表在《公共研討會》網站上,網址是:https://publicseminar.org/essays/on-these-truths/

留言

匿名表示…
https://1453liencai.blogspot.com/2023/03/blog-post.html?m=1
匿名表示…
看來翻譯真的很難

https://1453liencai.blogspot.com/2023/03/blog-post.html?m=1
ctw01表示…
讀的過程一直覺得有許多不通順、文意難以理解甚至前後語意矛盾處,讀了丁連財先生的評論才知道,這套書翻譯的原來這麼糟...對照了一下頗有點我把長文直接丟chatgpt的感覺,期許未來還有出版社能找學識淵博且用心的翻譯家重新好好翻譯此套書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來參加美國史讀書會吧!閱讀篇:怎麼讀一本英文學術書

傑佛遜與莎莉海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