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參加美國史讀書會吧!閱讀篇:怎麼讀一本英文學術書
今年很榮幸被邀請幫忙主持一個美國史的讀書會,五月二十日就要報名截止了,但是目前報名的人數不多,這也讓我好好反思,為什麼會這麼少人對這個主題有興趣呢?明明我放了一張看起來相當專業的大頭照,所以應該看不出來領讀人是個肥宅啊?我不敢說我確實知道問題的癥結點在哪裡,因為目前也沒有看到什麼實際上的反饋意見的統計,但是我還是盡力猜測一下,除了大家最近被疫情搞得焦頭爛額心急如焚,無心考慮要不要參加讀書會外,想分成幾篇短文討論一下一些可能的原因。
我覺得第一個原因可能是英文閱讀量讓人望而生畏。畢竟這不是學校課程,沒有修學分,也沒有分數可以拿,要在六個禮拜內讀完一本英文書對很多忙於課業和工作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我記得我剛到美國念碩士班的時候,有的課每個禮拜就要討論一本書,上了博士班後這種每個禮拜一本書更是標準配備。問題是,我也不是只修這門課啊!我一個學期修了三門seminar的課,也就是說我一個禮拜要讀三本書…。
我後來才發現,這不是只有我這個「外國人」才覺得很辛苦,美國學生也覺得很辛苦。我一問之下更發現很多美國學生也不會把書從頭到尾每字每句都讀完,而是有技巧的閱讀。當年修課的經驗讓我學到很多,後來過去幾年在美國我也參加了我們聖路易地區的一個美國早期史每個月一次的讀書會,因為買書要花時間,所以我們往往是用一到兩個禮拜的時間就要讀完一本書。我想在這裡分享一些閱讀的經驗。
閱讀有分幾種,有一種閱讀是精讀。是要細嚼慢嚥好好品嘗微言大義的讀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老實說值得這樣讀的書雖然是有,但是不多。這不是我在這個讀書會會推薦的讀法。
我會推薦在這種讀書會的讀法是有目的性的閱讀。我們在讀一本學術書時要讀出什麼東西呢?要讀出這個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他想跟誰對話?他主要的論點是什麼?他採取了什麼角度/視野?他用了什麼樣的證據/史料來證明他的論證?他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之後則要進一步思考,他為什麼要這樣論證?他的論點有說服力嗎?他所用的證據跟史料能夠證明他的論點嗎?
如果我們自己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而是要來學習的,那我們就得先尋求專家的意見。美國很多學術期刊上都有很多書評。大多數值得一讀的書會都在出版後的兩三年之內出現在學術期刊的書評中。更有甚者,美國也有很多專門的書評媒體或網站會請專家寫新書的書評。這些書評都可以幫助讀者首先釐清這本書在學術圈中的定位,以及其主要的論述。但老實說即使是學術期刊內也不乏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書評,所以書評雖然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地大概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但也不能盡信,不過總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讀書評可以給我們一本書的大概輪廓。不過這畢竟是其他專家的,有些是他人可能比較客觀,但有些事還是要以作者本人的話為準。所以一本書的導論(Introduction)很重要。美國作者通常會在導論中把整本書的概念解釋清楚,甚至會討論這本書各章節的大綱跟主要論述。讀完導論之後就可以掌握整本書的大意跟主要論述,然後順著順序讀下去,就可以按照你所擁有的時間跟你在這個主題上的關懷來分配讀各章節的時間。最後要確定留下時間將結論讀完。
這個讀書會是兩個禮拜討論一次,會將一本書分成三次討論。如此,在讀完導論之後也可以用類似的邏輯來讀每個後面的章節,因為美國史家大致上在寫作各章上也不出這個模式。首先是一段導論,會將他想在這章中討論的論點說清楚,然後開始用史料跟證據說故事,最後再用一個論證作結。用上面這種讀法即使沒有將每字每句都讀完,但是經過練習後還是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掌握這本書的論證以及讓人特別有興趣的故事跟史料。
希望這樣解釋可以稍微讓大家對於閱讀量釋懷一點。這畢竟是個讀書會,不是線上課程。所以能學到多少還是端看個人的努力。如果你都沒有讀,那討論的時候有可能會有聽沒有懂。但只要你按照上面說的這個方式讀,你一定能夠在討論時有所貢獻,跟大家分享討論你的觀察。
最後,我這樣隨筆寫來就寫了一千六百多字,所以一千字左右的摘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困難,而是可以幫助你釐清你在這本書中所讀到的東西,這也會有助於你參與讀書會中的討論。
報名請到這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