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8的文章

用聽的美國史(一)

「累了嗎?聽首歌好嗎?」這句話曾經是PTT上風行的張爸文的開頭。但是累了除了聽歌還可以做很多事,或者有時候我們其實也沒那麼累,想放鬆但也想做點有用的事。我通常在這時候會聽一些有聲書或是Podcast來吸收一些知識,有時候也帶來蠻多的啟發。 一兩個禮拜前我去一個學弟的資格考口試的房間外去恭喜這位學弟通過資格考,他的指導教授跟他說,好好享受這一刻,這很可能是你一生中最聰明最有知識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露出了會心的一笑。幾年前在準備博士班資格考的時候,我確實陷入了「書怎麼讀得完?」的焦慮。一方面英文不是我的母語,而另一方面我既不願意要求,我的委員會也並沒有讓我比較容易輕鬆過關,所以要讀的書單長到相當嚇人。就是這時候我開始了在通勤的時候聽有聲書的習慣。因為書讀不完,所以我想說開車,走路,或是搭捷運的時間這麼多,不好好運用不行,於是我買了幾本有聲書,心想:既然這些時候沒辦法坐下來讀書,用聽的總行了吧!當然啦,用聽的要做筆記是有點困難,但總比完全沒印象好。這下一試成主顧,後來就常常聽很多的有聲書了。當時在準備資格考的時候,聽了很多我第二領域 (Early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近代早期歐洲史)的書,也聽了很多美國史的領域中我當時比較不專攻的領域,像是二十世紀的美國史。後來都有很多的幫助。 但是問題來了,雖然美國這裡的市立圖書館有提供免費的有聲書,但還是以小說居多,真的專業的歷史研究不多,專業的有聲書買下來也是不少錢。於是我後來開始聽 podcast ,好處是這些podcast大多是免費的,當然你也可以捐錢贊助,但我是個有妻小的窮學生所以我真的無力贊助。如果我畢了業後找到工作,我一定會加減贊助一點的!使用者付費嘛!我今天想要介紹一些我常常在聽的美國史的podcast,對台灣的朋友而言,這也不失為是一種練習英文聽力的機會。 首先,是班‧富蘭克林的世界 ( Ben Franklin's World ) 。顧名思義,這個podcast就是在介紹富蘭克林的世界。這樣有說好像等於沒說!這個podcast是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畢業的歷史博士 Liz Covart 所主持的節目,平均每週會出新的一集,內容是由她訪問一位學者關於這位學者的新書。每一集就專注在一名學者以及她或他的一本新書。美國歷史學術書的市場非常的蓬勃發展。我指的是出版量而...

誰的歷史誰的記憶

幾個禮拜前有朋友在臉書上分享一篇關於鄭南榕的 新聞 ,有很多想法但是一直找不到時間寫下來,幾個禮拜了,事情的鋒頭也早已過去。我也只能簡單講一下我的想法。 不認識鄭南榕是誰的錯?很多人會認為是傳統黨國教育的錯,即便是政黨輪替,在教育界中還是有太多人抱持著傳統的想法。但我想先將這個責任歸屬問題先擱置一旁,我想問,我們在學校所學的歷史到底應該是什麼?從國小國中到高中,我們在義務教育中所學的歷史除了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外,也往往有建立國民認同的功能。今天台灣的問題在於,我們的認同是混亂的。因為不同政治傾向的人持著不同的認同,也因此對歷史有著不同的解讀。讓我們問問自己,在學校學習國民黨史觀的後果會是什麼?如果用民進黨史觀或是台獨史觀來取代國民黨史觀,然後用一個模糊的名詞「台灣意識」來標榜這個史觀會有什麼影響?我當然不是說我們應該要教學生無趣的流水帳,但採取單一的史觀,將某個特定的史觀當作是標準答案來教,無論是哪一項史觀,對我們的學生其實都沒有真正的好處。 我認為,在大學之前的歷史教育中,讓學生獲得歷史知識,仍是一件最基本的目的。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也應該教導學生如何思考歷史。儘管在充斥標準答案的社會規範中,這可能是一個很難推行的目標,因為這很難考,也很難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我們在設計課綱時應該考慮:我們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我們想要讓學生在高中畢業前對歷史了解到什麼程度?我們的歷史教育是不是能準備好我們的下一代去面對這個全球化與在地化並行的時代?我自己是認為我當年並沒有被準備好。我不是一個喜歡死背答案的人,所以我當年用了很多方式來理解地思考國高中的歷史課本的內容。考試的結果也還算是差強人意。 ( 如果我說我當年大學聯考數學還比歷史高分會有人相信嗎?)但歷史課本和考試的內容就是那樣了,再精通也只是一堆資訊。我當年完全沒有學到如何思考歷史,更不用說去想像除了歷史課本以外的歷史解釋了。如今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應該要想的是如何讓現在的歷史教育可以更好地準備我們的下一代去面對這個既全球化也在地化的世界。 我認為歷史知識是:誰?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歷史解釋則是:這件事/人是好是壞?這件事/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件事/人跟我們有什麼樣的關係?前者 ( 先暫且撇開假知識假新聞不說)理應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後者則取決於史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新一代的知...